地址: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学园区

综合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部位管理 > 综合部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5-27 16:0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物联网技术应用(7101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电子信息类 7101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710102 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物联网产品生产和工程施工、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电气设备安装工
物联网安装调试人员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初级)
1+X物联网工程实施与运维(初级)
物联网应用技术(初级)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备注:1.所属专业大类及专业类根据现行专业目录
2.对应行业参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主要职业类别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物联网生产施工、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运维等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搭建、管理与日常维护、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集成实施、物联网系统监控、物联网产品制造与检测、物联网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维护,以及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网络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思。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正确理解合同、工程方案、技术支持文档的能力。
(6)初步具有编写工作日志、实施计划、验收报告的能力。
(7)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射频RFID、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3)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所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4)掌握专业其化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
(5)具有区域智能物联网系统组网能力;
(6)具有无线传感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能力;
(7)具有射频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8)具有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
本科: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思想政治课、信息技术课、体育 与健康、艺术、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是专 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 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思想政治 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等。军事训练的目的是强化纪律性的良好武器,通过坚忍和服从等自我约束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磨练个人意志的同时,培养大家积极合作的团队精神,并通过积极进取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等。 36
职业生涯规划     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 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 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 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 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 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 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6
哲学与人生 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 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 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 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6
职业道德与法治 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 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6
2 语文 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并注重培 养学生欣赏语文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 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使 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满足学生 升学需要。 198
3 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逻辑用 语、不等式、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 概率与统计初步基础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的应用,为学习专业 课打下基础,满足学生升学需要。 180
4 英语 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 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 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 下基础,满足学生升学需要。 144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 础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工作需要利用0FFICE软 件制作电子文档、电子演示文稿的能力,并能利用电子 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108
6 体育与健康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体魄, 为继续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144
7 艺术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 36
8 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 传统;从历史的教育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健全的人格,树立 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2
9 心理健康教育 掌握礼仪的基础知识、基本规范及流程,养成好的 习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正确地加以运用,以良好 的个人风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成长为有较高人文素养地 人,为更好地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36
10 国学经典 欣赏并感受国学经典精髓地自然美、人文美,提高 语言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习国学经典地兴趣,体会国 学经典文化地博大精深提升人文素养。 18
11 工匠精神 通过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正 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 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8
12 劳动教育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 使学生主动认识并链接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地劳动 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地思想感情。 18
13 思政课程 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 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 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36
  • 专业(技能)课程
  1. 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工电子技术 掌握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应用、低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学习与深化应用。 180
2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 熟悉网络工作原理、主流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 握局域网络系统构建的网络规划、线缆规划、网络常用 设备的基本配置、因特网接入、无线网络、网络安全防 护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86
3 网络操作系统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技能,能安装和维护应用软件、管理用户和磁盘、配置相应的服务与策略 108
4 自动识别技术 主要介绍条码识别、卡识别、射频识别、语音识别等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并对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名词术语、基本理论、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 94
5 传感器及WSN技术 主要介绍常用传感器原理、接线方法、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等;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信号采集、模块化的系统结构以及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108
6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管理、服务配置的能力, 能够构建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使用网络资源的技能。 108
7 编程语言基础:C 语言 本节课程需要熟练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各类运算符,能够正确使用表达式实现各种数据的简单加工; 掌握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的特点;掌握C 语言的常用库函数,以及用户函数定义,调用参数传递方法。 144
  1. 专业技能方向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1 企业网搭建和应用 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网络设备配 置、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 划设计与管理维护等知识,能够进行中小型局域网的 组建、无线局域网络的搭建、服务器配置、设置访问 控制列表增强网络安全、日常管理及维护。 180
2 VB 程序设计 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 机编程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分布的业务流程,掌握可视 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 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 程序 144
3 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 加强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综 合应用实训操作改善学生对本专业实训认识,加强实 训内容练习,强化专业技能,与社会接轨。 90
4 智能家居系统开发 了解在 Linux 系统中利用QtCreator 工具进行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设置了智能家居系统的界 面设计、基本功能的实现和高级功能的实现三部分内 容。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特点, 引入大量实例在教材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智能家居操作台”将设计效 果进行实时展示,使学生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认识更加直观。 90
6 智能家居控制应用及技术 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安装调试技能、运行维护方法,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家居系统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08
7 Android 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android的基础语法、应用领域的主要功能,掌握应用开发的软件工程防范,熟悉每个阶段的的工作,锻炼学生自顶向下的开发 逻辑思维能力。 72
  1. 综合实训
  1. 校内实训内容及设备情况
 
 
 
 
 
序 号 实训地点 数 量 设备情况 实训内容 实训学期
1 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实训室 1 每个机房具备双核处理 PC40~50 台,安装相 应的软件以及仿真实训软件。 智能家居平台仿真实训 第 3、4 学期
2 微机实训室 8 每个机房具备双核处理 PC40~50 台,安 装相应的软件以及仿真实训软件。 实现计算机基础,vb、 网络配置、网络操作 系统与管理、网页设 计、网站建设与管理、 PS 等课程教学与实训。 第 1-5 学期
3 网络搭建实训室 1 计算机网络配件(路由器、3 层交换机、 2 层交换机)20套 网络搭建实训操作 第 2、 3 学期
(2)校外实训内容
学期时间 实训时长 校外实训内容
第五学期 2周 设备安装、组网、维护
第六学期 20 周 设备安装、组网、维护
  1.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内容与要求:
以物联网系统设计、施工、调试、维护、管理及物联网售前/售后技术支 持员工作为主要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岗实习。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 企业管理,熟练操作技能,认识社会和客观评价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七、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 课程结构
 

 
 
 
 
 
 
 
 
 
 
 
 
 
 
 
 
 
 
 
 
 
 
 
 
 
 
 
 
 

  • 总时间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总周数 其中 教学周具体分配

实训 考试 机动
教学周数 寒暑假 军训 入学教育 认知实习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 就业指导 合计
52 20 4 16 1 1         2 1 1
20 8 17     1       1 1 1
52 20 4 17       1     1 1 1
20 8 17       1     1 1 1
52 20 4 15       2   1 3 1 1
20 8           20        
小计   156 120 36 82 1 1 1 4 20 1 8 5 5
  • 教学进程安排表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为30。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 18 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 1 周记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总学时为 3288学时(总学分 187分)。其中公共基础课时 1152学时,占比 约 35.04% ;专业课 1512 学时,占比约 45.99% ;实践性教学课时 1956 学时,约占 59.49%。
 
 
 
 
 
 
 
 
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学时 其中实践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36 9 2 2          
2 职业生涯规划 36 9 2   2        
3 哲学与人生 36 9 2     2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9 2       2    
5 语文 198 18 11 2 3 3 3    
6 数学 180 27 10 3 3 2 2    
7 英语 144 18 8 2 2 2 2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 72 6 2 4        
9 体育与健康 144 108 8 2 2 2 2    
10 艺术(美术) 18 9 1   1        
11 艺术(音乐) 18 9 1   1        
12 历史 72 18 4 2 2        
13 心理健康教育 36   2 1 1        
14 国学经典 18   1   1        
15 工匠精神 18   1     1      
16 劳动教育 18 9 1     1      
17 思政课程 36 9 2     1 1    
公共基础课合计(占总课时的35.04%) 1152 333 64 16 22 14 12    
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 1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 180 72 4 4          
2 计算机网络基础 86 86 18     9 9    
3 网络操作系统 108 108 4   4        
4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108 108 6     4 2    
5 自动识别技术 94 42 4         4  
6 传感器及WSN技术 108 54 6 6          
7 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 144 144 4     4      
小计(占总课时的25.18%) 828 614 46 10 4 17 11 4  
专业技能课 1 企业网络搭建和应用 180 108 10   2 4 4    
2 VB程序设计 144 72 14     6 8    
3 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 90 45 3         3  
4 智能家居系统开发 90 45 3   3        
5 智能家居控制应用及技术 108 108 4     4      
6 Android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72 72 4       4    
小计(占总课时的20.80%) 684 385 38   5 14 16 3  
专业课合计(占总课时的45.99%) 1512 999 84 10 9 31 27 7  
实习实践 入学教育(含军训) 32 32 2 2周          
认知实习 16 16 1       1周    
跟岗实习 96 96 6         20周  
顶岗实习 480 480 30           20周
实习实践合计(占总课时的18.97%) 624 624 39 2     1 20 20
总计 3288 1956 187 31 32 32 32 30 30
 
 
 
 
八、实施保障
  • 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我校现有专业师资15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9人,专业教师双师型比 100%,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新建专业,因而在师资方面,从计算机教研组和电工电子教研组选派老师,通过短期师资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入企实践式培训及参加行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科学系统的培训,从而进行更具针对性的 实践教学,培养既具备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又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的专业教师,增强学校的社会辐射力及办学吸引力。同时从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 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 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 任务兼职教师。
1、骨干教师要求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骨干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骨干教师应具有出色的研发技能和分析能力,对技术、行业的发展有敏锐的判断力,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应用程序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认真、负责,有耐心。能够胜任教学任务。
2、强化教师企业实践
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实践提出实践要求和执行实践考核。教学团队了解专业最新动态,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有计划、有步骤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
根据教师承担的专业方向课程,派出教师参加相应专业业务进修,鼓励教学队伍成员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 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根据校内实训教学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包含4个实训室: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网络搭建实训室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几大实训模块。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
1 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实训室 计算机 50台
智能家居实训平台 一套
2 电子电工实训室 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台 20台
3 网络搭建实训室 计算机 20台
网络配件(路由器、3层交换机、2 层交换机) 20套
4 物联网实训室 计算机 31台
物联网实训台 31套
5 虚拟仿真实训室 虚拟仿真设备 30台
 
 
2.校外实训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物联网系统设计、施工、调试、维护、管理及物联网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员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学校目前的校企合作单位是天津天地伟业物联网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学生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环境,按照校企合作共同定制的实习计划,保证接纳学生进入实训岗位,每小组配备指导师傅和2个学生,并在师傅指导下完成见习、观摩、实践、实习任务。
  • 教学资源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或者选用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并不断优化完善。
(4)丰富图书馆专业工具书及专业藏书量,藏书量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需求。
  • 教学方法
本专业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实一体化教育,倡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当前学习能 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提问、启发、练习、强化、实践模式的教学。
针对公共基础课程部分:教法主要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举例法、讲解法、学生小组讨论法、学生小品表演法、以及多媒体课件演示法等。 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多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知 识,另外让学生采取自主和互相探究的方式学习。
针对专业课程部分;教法主要采用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学、 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 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使学生体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 职业要求,达到能灵活运用各方面技能的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法上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本课程。
  • 学习评价
1.实施“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形成过程考 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围绕课程教学标准,在教学项目实施或工作过程中 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同时通过终端考核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能力、知识与 素质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
2.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建立突出能力的多元(多种能力评价、多元评价方法、 多元评价主体)考核评价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应尽量采用校内考核与社会化职业 技能鉴定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采用 学习过程记录、技能考核、成果展示、专题报告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察学生 完成课业的情况。
3.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建有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 与评价。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自收到学生顶岗实习手册之日起,于 一周内评定成绩)与实习地兼职指导教师参照手册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做到公 平、公正、合理。
  • 质量管理
本专业落实教学教研常规精细化管理为质量保证依据。以“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考核”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做好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明确具体,教师课堂教学要做到:“三个突岀”、“四个 并重”。“三个突岀”是:突岀“精讲多思",讲到什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突岀“学生活动”",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突岀“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高效地获取知识。四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并重;
在其余方面确立精细化管理六项要求,即“三清两全面”。三清分别指当日 清、单元清、逢月清。当日清指当天学生应学会的知识要人人过关;单元清指学 科教师每个单元结束后,备课组可以进行一次单元过关测试,帮助学生分析错题错因,教师在个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两全面即指 期中、期末两次全面阶段测试,专业各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科任老师命题阅卷分 析总结。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