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学园区

农林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部位管理 > 农林部 >
林业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16 15: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林业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林业生产技术(610201)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对应职业(岗位)、专业方向依据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对应行业
对应职业
(岗位)
 
专业方向
职业专项能力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61 农林牧渔大类
6102 林业类
 
 
林业
林业工作站苗圃管理 自然保护区
旅行社、旅游景点
 
 
林业生产生态旅游
 
花卉栽培切花装饰工程测量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森林消防员
导游员
茶艺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

以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学生毕业后能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林场、苗圃、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行业企业,能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工程施工、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二)培养规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 素质
(1) 坚定拥护中国领导和我国制度,在思想指引下,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 知识
(1)掌握的思想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本地区主要森林植物识别特征。
(4)掌握林业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措施。
3. 能力
(1)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具有文字、表格、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能力。
(4) 具备林木种苗的繁育与能力。
(5) 具有森林环境调查与分析能力。
(6) 具备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的基本技能。
(7)具备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
(8)具备森林旅游管理与服务能力。
 

六、课程设置和要求

本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一)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课包括、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艺术、历史、化学等公共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
基础。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接能人才。  
 
 
 
 
16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帮助学生进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源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人才。
 
 
 
 
 
164
 
 
 
 
 
 
8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144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 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有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70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的艺术的核心素养。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
者和。
 
 
 
 
 
 
72
 
 
 
12
 
 
化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
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72
 

 

 

(二)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种植基础、森林植物识别、森林动物识别、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调查技术、无人机应用、林业 3S 技术、导游基础知识、饭店服务技能。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7
 
 
 
林业 3s 技术
主要内容: 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数据特征、GPS 控制网建立、DGPS 应用、辅助测量定位手段等内容。
要求:学会并掌握 GPS、RS、GIS 使用技术。
 
 
 
96
 
 
8
 
 
导游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民族风俗、旅游资源调查、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中国美食风物、旅游文学等内容。
要求:掌握导游服务工作所需的民俗文化宗教建筑园林等
各方面基础知识。
 
 
100
 
 
9
 
 
饭店服务技能
主要教学内容:酒店服务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礼仪接待、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技能、酒吧服务技能培训。
要求:掌握酒店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能进行礼仪接待,
能做好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吧服务。
 
 
96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
周学时一般为 28 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 1 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 3356,总学分 188。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 1 周为 1 学分,共 5 学分,教学实训每周计 2 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 1184,占总学时的,35.28%。、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历史、艺术为必修课。学校根据需要,可开设关于抗击新冠疫情、劳动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现代科学技术、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 2172,占总学时的,64.72%。实践性教学学时数 1184,占总学时的 54.95%,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 6 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学时数 348,占总学时的 10.37%。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0: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70%,专任教师队伍考虑职称、年龄,符合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林业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外聘教师
外聘教师均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 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教学一体机、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 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主要有:植物识别实训室、植物生产与环境实训室、种子检验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实训室、森林调查规划实训室、植物栽培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酒店服务实训基地,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实训室名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
 
 
 
 
 
 
 
 
 
1
 
 
 
 
 
 
 
植物识别实训室
 
标本陈列架
 
3 个
 
植物标本
 
100 种
 
标本夹
 
10 套
 
标本盒
 
10 个
 
生物显微镜
 
30 台
 
解剖镜
 
30 台
 
放大镜
 
30 个
 
 
 
2
 
 
 
植物生产与环境实训
 
干燥箱
 
1 台
 
培养箱
 
1 台
 
分光光度计
 
10 台
 
 
     
天平
 
10 台
 
便携式电导率仪
 
1 台
 
红外线 CO2 气体分析仪
 
1 台
 
电导仪
 
1 台
 
酸度计
 
10 台
 
光合作用速测箱
 
2 台
 
电子风速风向表
 
6 个
 
土壤综合分析仪
 
1 台
 
干湿球温度表
 
6 个
 
海拔仪
 
10 个
 
分析天平
 
1 台
 
恒温干燥箱
 
1 台
 
电动震荡机
 
1 台
 
小百叶箱
 
1 台
 
大百叶箱
 
1 台
 
日照计
 
1/6 个
 
雨量计
 
1/6 个
 
照度计
 
1/6 台
 
CO2 分析仪
 
1 台
 
SO2 气体测定仪
 
1 台
 
电子风速风向表
 
6 台
 
普通声级计
 
1 台
 
土壤酸度测定仪
 
1 台
 
土壤养分速测仪
 
1 台
 
 
 
 
 
 
 
 
 
 
 
 
 
 
 
 
 
 
 
 
 
 
 
 
 
 
3
 
 
 
 
 
 
 
 
 
 
 
 
 
 
 
 
 
 
 
 
 
 
 
 
 
 
种子检验实训室
 
人工气候箱
 
1 个
 
PCR 仪
 
1
 
电子天平
 
3
 
电泳仪
 
1
 
高速冷冻离心机
 
1
 
酸度计
 
6 个
 
微波炉
 
1
 
电冰箱
 
1
 
生物显微镜
 
10
 
体视显微镜
 
1
 
分析天平(1/1000)
 
6
 
分析天平(1/100)
 
12
 
扭力天平
 
10
 
种子发芽箱
 
1
 
水分快速测定仪
 
1
 
电子水分测定仪
 
1
 
种子分样器
 
1
 
手提式高压锅
 
1 只
 
电热干燥箱
 
1
 
干燥箱
 
1
 
电热恒温培养箱
 
1
 
高压灭菌锅
 
1 只
 
超净工作
 
1 个
 
电冰箱
 
1
 
 
 
 
 
 
 
4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
 
高压灭菌锅
 
1
 
超净工作
 
1 个
 
电冰箱
 
1
 
接种器械
 
3 套
 
空调箱
 
1
 
电子天平
 
1
 
培养架
 
30 个
 
 
 
 
 
 
 
 
 
 
 
 
 
 
 
 
 
 
 
5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实训
 
生物显微镜
 
10
 
电热恒温培养箱
 
1
 
电热消毒锅
 
1 个
 
真菌接种箱
 
1 个
 
分析天平
 
1
 
背负机动喷雾器
 
3
 
风力灭火机
 
3
 
昆虫标本
 
100 种
 
鸟兽标本
 
50 种
 
树木病害蜡叶标本
 
50 种
 
体视显微镜
 
1
 
投影生物显微镜
 
1
 
多功能体视显微镜
 
1
 
萤光显微镜
 
1
 
石蜡切片机
 
1
 
电热干燥箱
 
1
 
离心机
 
1
     
电冰箱
 
1
 
手提消毒箱
 
1
 
摇床
 
1
 
高压灭火器
 
1
 
测微尺
 
30
 
血球计数板
 
30 只
 
计数器
 
30 只
 
水浴锅
 
1
 
超净工作
 
1 个
 
多媒体投影仪
 
1
 
扭力天平
 
6
 
喷烟机
 
1
 
汽油机
 
1
 
排风扇
 
1
 
 
 
 
 
 
 
 
 
 
 
6
 
 
 
 
 
 
 
 
 
 
 
森林调查规划实训
 
全站仪
 
2
 
经纬仪
 
16
 
水准仪
 
16
 
森林罗盘仪
 
16
 
地质罗盘仪
 
6 只
 
海拔仪
 
30 个
 
简易立体镜
 
3 个
 
测高器
 
6 个
 
角规
 
30 个
 
生长锥
 
30 个
     
轮尺
 
10 个
 
围尺
 
10 个
 
地形图(1:5 万)
 
1 幅
 
地形图(1:1 万)
 
1 幅
 
电子求积仪
 
1
 
光学中平板仪
 
6
 
反光立体镜
 
1
 
转绘仪
 
1
 
自动改平角规
 
1 只
 
卫星像片
 
1 幅
 
判读模片
 
1 套
 
测量仪器配套用品
 
视需要
 
航空像片
 
1 张
 
 
 
 
 
 
 
 
 
 
7
 
 
 
 
 
 
 
 
 
 
植物栽培实训室
 
枝剪
 
50 把
 
高枝剪
 
3 把
 
手锯
 
20 把
 
梯子
 
1 个
 
嫁接刀
 
50 把
 
叶绿素快速测定仪
 
1
 
手持糖量计
 
1
 
分子杂交仪
 
1
 
双稳定时电泳仪
 
1
 
 
8
 
 
模拟导游实训室
高性能图像校正结合播放一体机  
 
1台
     
投影机
 
6
 
金属幕布
 
1 张
 
投影机吊架
 
1 个
 
立体眼镜
 
100 个
 
调音
 
1 个
 
 
 
 
 
 
 
 
 
 
 
 
 
 
 
 
9
 
 
 
 
 
 
 
 
 
 
 
 
 
 
 
 
酒店服务实训基
 
中餐圆形餐
 
4 张
 
餐椅
 
40 张
 
工作
 
4 个
 
 布
 
8 块
 
餐用具
 
80 套
 
西餐长方形形餐
 
2 张
 
餐椅
 
12 张
 
工作
 
2 个
 
 布
 
8 块
 
餐用具
 
18 套
 
床架
 
4 个
 
床垫
 
4 张
 
工作
 
4 个
 
中式床品
 
4 套
 
西式床品
 
4 套

 

 

 

 
 
 
 
 
3.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我校林业生产技术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有:学校长期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种植园,××村果园,××林场等签定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训或参观场所等。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为学生就业、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林业生产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明确,能提供林业调查、种苗繁育、有害生物防治、生态旅游、餐饮服务等相关实训岗位;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训;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训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学生实训顺利进行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4. 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
学校建有学业水平测试教学资源库,具有学测所有科目完整的的知识点和相关试题资源,支持线上无纸化考试,并能智能分析考试结果;具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平,教师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 教材选用
严格执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河北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原则上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并编写校本教材作为教辅材料,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2. 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林业生产技术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等。
3. 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从素质养成的角度来把握职业教育的德育与文化知识教学本质,以“做中学、做中教”为基本形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按照林业工作站、苗圃管理、自然保护区、旅行社、旅游景点等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教、学、做一体”的职教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生产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深化课堂。
(五)学习评价    1.理论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大赛成绩等。
2.实践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习(实训)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实训过程与设备熟悉程度考查相结合、多种实习(实训)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熟练程度考核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实训)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周)志、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3.融入职业专项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评价体系
将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专项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替代一定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在评价过程中,重点考核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技能考核力度。

(六)质量管

1.成立林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林业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林业生产技术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成员如下:
2.注重教学全程控制,确保记录完整,根据发生的质量问题,改进教学
质量管理的方法。
3.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载体,以林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强化实践性训练。
4. 利用假期进行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化、常态化,并且有详细的过程记录。
5. 林业生产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6. 本方案经校党委会通过后执行。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合格;顶岗实习鉴定合格。

 


 
 
 
 
 
 
 
 
时间分配
 
学 期
 
周数

 
 
 
 
 
 
总周数 156   25 27 25 27 26 26
理论教学 85   18 18 18 14 17  
教学实习 7   1 0 1 3 2  
顶岗实习 26             26
学期、毕业、技能考试 5   1 1 1 1 1  
入学、毕业教育、军训(必
修)
 
2
   
1
       
1
 
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必
修)
 
3
       
1
 
1
 
1
 
寒暑假 28   4 8 4 8 4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学时数及学分
 
 
合计
 
 
理论教学
 
 
课堂实验
 
 
实训教学
 
 
学分
周学
周学
周学
周学
周学
周学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
 
1

 
 
36
 
36
     
2
 
2
         
 
2
▲心理健康
与职业生涯
 
36
 
36
     
2
   
2
       
 
3
▲哲学与人
 
36
 
36
     
2
     
2
     
 
4
▲职业道德
与法治
 
56
 
56
     
4
       
4
   
5 ▲语文 198 198     12 2 2 2 4 2  
6 ▲数学 164 164     10 2 2 2 4    
7 ▲英语 164 164     10 2 2 2 4    
8 ▲信息技术 144 72 72   8 4 4        
9 体育与健康 170 10 160   10 2 2 2 2 2  
10 艺术 36 12 24   2     2      
11 历史 72 60 12   4 2 2        
占总学
时%
 
 
33.13%
 
 
1112
 
 
844
 
 
268
   
 
66
 
 
16
 
 
16
 
 
12
 
 
18
 
 
4
 
课 选修 12 化学 72 52 20   4 4          

十、附录

 

林业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

 
 
      占总学
时%
 
 
2.15%
 
 
72
 
 
52
 
 
20
   
 
4
 
 
4
 
 
0
 
 
0
 
 
0
 
 
0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13
▲种植基础 100 66 34   6 2 2 2 2    
14 生物基础 72 40 32   4 4          
 
15
森林植物识
别(1)
 
100
 
30
 
42
 
28
 
6
 
4
         
 
16
森林动物识
 
72
 
30
 
42
   
4
   
4
       
 
17
林木种苗生
产技术
 
72
 
40
 
32
   
4
   
4
       
 
18
森林调查技
术(2)
 
184
 
68
 
60
 
56
 
12
     
4
 
4
   
 
19
森林资源管
理(1)
 
96
 
40
 
28
 
28
 
8
         
4
 
 
 
20
林木栽培与经营技术
(1)
 
 
84
 
 
30
 
 
26
 
 
28
 
 
6
       
 
4
   
占总学
时%
 
 
23.24%
 
 
780
 
 
334
 
 
306
 
 
140
 
 
50
 
 
8
 
 
8
 
 
8
 
 
10
 
 
4
 
 
 
 
 
 
 
 
 
 
 
 
 
 
专业方向课
 
 
 
 
林业生产
 
 
21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1)
 
 
100
 
 
32
 
 
40
 
 
28
 
 
6
     
 
4
     
22 无人机应用 68 26 42   4         4  
 
23
林业 3S 技
术(1)
 
96
 
30
 
38
 
28
 
6
         
4
 
 
24
林业政策与
法规
 
72
 
50
 
22
   
4
   
4
       
 
 
 
 
 
 
森林生态旅游
 
21
导游基础知
识(1)
 
100
 
32
 
40
 
28
 
6
     
4
     
 
22
旅游政策法
 
68
 
50
 
18
   
4
         
4
 
 
23
酒店基础知
 
72
 
42
 
30
   
4
   
4
       
 
24
饭店服务技
能(1)
 
96
 
30
 
38
 
28
 
6
         
4
 
占总学
时%
 
 
10.01%
 
 
336
 
 
138
 
 
142
 
 
56
 
 
20
   
 
4
 
 
4
   
 
8
 


25 森林防火 36 30 6   2     2      

       
26
林下经济植
物栽培技术
 
68
 
50
 
18
   
4
         
4
 
 
27
植物组织培
 
68
 
32
 
36
   
6
         
4
 
 
森林生态旅游
25 旅游英语 36 36 0   2     2      
26 森林美学 68 50 18   4         4  
27 森林康养 68 32 36   6         4  
28 森林文化 36 26 10   2     2      
 
29
▲职业技能
测试
 
68
 
6
 
62
   
4
         
4
 
占总学时% 8.22% 276 144 132   18     4   12  
顶岗实习 780   780   30           30
占总课时% 64.72% 2172 616 1360 196 118            
3356 1512 1648 196 188 28 28 28 28 28 30
备注:()内为教学实习周数,▲为学业水平考试课程,灰色背景为期末考试课程。